如果有一天,你有機會回到過去,去見到已經離開你的人,不管是你最親愛的家人、愛人、朋友或是寵物,你會願意嗎?我相信你100%願意。但或許我們都只能夠想想罷了,真正要去作到,大家都會覺得,這怎麼可能?我們會覺得他已經離開我們到天堂去了,我們只能夠靠著回憶去思念對方。

可是作者卻為了能夠見上他已過世的父親一面,用盡一生的時間,努力求知,為的是能夠製作一台時光機器,回到過去看他的父親一眼。如今,已目前的科技,他似乎快要辦到了。

「搭乘比空氣重的機器在空中飛行……就算不是完全不可能,也是不切實際的。」十九世紀一位偉大的科學家,約翰霍普金斯大學的天文學教授紐康如是說。紐康的一生,花了許多時間在改良月亮及行星軌道表,他深信人類必須先發現一種新金屬或某種未知的自然力,然後才可能飛上天。他預料,即使發明出來一種「強力的機器」把人帶離地面,那機器也會如「死物」一樣墜落下地,所有搭乘的人都會被摔死。

紐康有關人為飛行是不可能的評論,發表於一九○二年。一年之後,萊特兄弟證明大科學家紐康錯了。

也許大家覺得時光機是一個不可能的夢想,但有過去的先例,再也沒有誰能夠100%確定這是一件不可能的事了。

有些人的夢想很小,只要能出國度假,或擁有自己的房子,就心滿意足了,
有些人的夢想比較大,他們想當國家領導人,或創一番大事業
但沒有人的夢想會比作者(馬雷特)還大,他要建造一部時光機,回到過去……

一個沈默的小男孩,從十歲起,就懷抱著一個夢:他要建造一部時光機器,搭乘它回到爸爸猝死之前,提醒爸爸要注意健康,並且說一句從來沒能親口對父親說的話:爸爸,我愛您。

爸爸不在了,小男孩很憂鬱,總是逃學、躲到家裡的地下室發呆,那是爸爸遺留下來的工具間。小男孩在裡面很絕望的思念爸爸,自暴自棄,直到偶然讀了威爾斯的小說《時光機器》和愛因斯坦的相對論,便立下志願,要實現時光旅行的夢想……

當年的小男孩,走過崎嶇的成長路,如今已是康乃狄克大學物理教授,全球知名的「時光旅行理論」學者馬雷特,他經過三十多年的苦心研究,正在打造全世界第一部最可行的時光機器。《時光旅人》正是馬雷特的回憶錄,充滿勵志色彩,感人肺腑。而在講述科學內容時,馬雷特就像愛因斯坦與費曼一樣,用各種比喻打開讀者的心與眼,深入淺出,即使不懂物理也看得懂作者介紹的科學知識。但最重要的是,馬雷特展現出,愛能把我們帶到什麼樣的境界,科學並不冰冷,它是人類在愛與渴望的驅動下,達成的甜美果實。 

這本書我看完後,感動了好久,他的父親要是知道,一定會非常的感動,並自豪的擁有過這個兒子。書中介紹作者從一個沉默不愛上學、逃學,一直到努力求知,追求理想,最後成為一位物理學家的過程。報章雜誌與電視如《華爾街日報》、《滾石》、《村聲》、《新科學家》、CNN、BBC、Discovery 也都報導過他的時光旅行理論。

《時光旅人》正由著名的「雨人」編劇Ronald Bass 改寫成電影劇本,預定由史派克李執導,丹佐華盛頓演出。我非常的推薦這一本書,有機會到書店大家一定要看看。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GaryS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